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親密關係的界線
日本最近流行一個新名詞「卒婚」。意思是夫妻從婚姻關係中畢業,但又不是真的離婚,而是在保持婚姻關係的前提下,選擇各自獨立生活。這是因為老人家的壽命越來越長,孩子離家後夫妻還有漫長的日子要過,老夫妻在不同職場或人際關係的互動下,有不同的價值觀與人生觀,若還要強迫彼此踩著同樣的腳步攜手向前,似乎有些強人所難,導致老夫妻摩擦變多的情況層出不窮。
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,希望能找到「身心靈」合一的靈魂伴侶。然而,真正成功的婚姻並不是建立在雙方深厚的感情,而是來自雙方「成熟的個性」。婚姻需要學習如何體諒、適應與包容。而成熟的婚姻最重要的基礎,來自於尊重對方的自由,也必須學習開放自己,並接受生活的變數與伴侶的成長改變。
然而世俗的人們,常以「愛」為名,用「我是為你好」為藉口,吞噬掉伴侶的自我。常以為自己喜歡的,也是對方喜歡的,很少用耐心去觀察或思考對方內在的想法與需求,以致彼此的心靈距離越來越遠。當察覺這種狀況時,就要畫下自己的界線,留下空間,讓對方做決定並且尊重他的選擇。
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曾說:「在你們密切的結合中保留些空間吧!彼此相愛卻不要讓愛成為枷鎖。正如琵琶的弦是各自分開的,但它們卻能共同演奏出美麗的樂章。」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,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,界線的確立是維繫人際關係的關鍵。若缺乏明確界線,這份愛就可能轉變成束縛,甚至成為彼此的折磨。因此,伴侶在親密關係中仍然保持自我,並尊重對方的獨立性,是非常重要的課題。
【每日一得】距離可以造就美感,讓我們都能欣賞到對方的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