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招呼寒喧
打招呼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,是人際間最基本的交流。微笑點頭是好事,如果能簡單的寒暄幾句,更能加強彼此間的友好關係。
柯先生的興趣是到國外旅遊。他經常利用長假,到各國觀光,觀察各個國家的風俗民情。在多年的遊歷經驗中,他注意到了每個國家的人民,打招呼、寒暄的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。
美國人碰面時會說:「你好嗎?」有著關心對方的健康與身體狀況的含意。法國呢?習慣問候人:「最近如何呢?」即是關心近況的問候。那麼,台灣呢?又更特別了:「呷飽未?」從農業時代延伸下來的慣用語,有著濃濃台灣本土的人情味。
另一方面,在日本又是如何寒暄的呢?「你好!」之後開頭聊的大多是:「今天天氣不錯啊!」和天候有關的話題。或許,這是日本多變的氣候和生活有著緊密關係也說不定。拜訪過許多國家與地區的柯先生,於旅遊經驗中學習到,每個國家的歷史與文化、地理特性等等,這些因素大大的影響了人民的生活型態與想法,甚至是日常談話的內容。
時代的進步,已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,每個國家皆有來自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人民居住,全球化已是地球村的概念了。
因此,在我們居住的環境或許有著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人們。每一個人因為出生地不同,成長的環境也各有不同,因此對事情的價值觀也容易產生差異。尊重每一個人的成長環境與文化,誠心以待,相信更能促進人際間的和諧。
【每日一得】尊重他人的成長背景,以笑容代替語言,傳達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