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我們要見賢思齊
孔子曰: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,擇其善者而從之, 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」此言乃在在勸誡世人,與人交友相處,要隨時隨地以他人為師,看他人學問淵博且多聞、品德淳美善良,便興起學習效法的心,期望能與其並駕齊驅,同達高善的境界;反之,見到他人行為頑劣低俗、品德敗壞,就要以他為借鏡,檢討反省自己有否同樣的缺點,有則改之,無則嘉勉。人若能時時師法聖賢,良善者,近朱者赤、近墨者黑,虛心學習;苦學進修,以他人賢上自勵,以他人之不賢自誡之,必可成就卓越的學問和品德,成為別人所尊仰效法的賢者。所以孔夫子以「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」來勸勉世人,就是希望世人都能以賢者為師,以不賢者自惕,使人人多能修養成為一位文質彬彬、德行優美的謙謙君子。
人初生之時,呱呱而啼,啞啞而下,蠕蠕而動,惕惕而息,未嘗有所不同,皆相當有趣可愛。在求學的過程中,所受的教育、所讀的書、也無多大的差異;可是長大之後,有的成為造福社會國家之棟樑,有的卻成為社會的敗類禍害人群,成為眾人所不恥的小人,原因無他,全在能否做到「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內自省」而已。多數人都有善惡之心,都想登越於學問品德的巔峰,博得世人的尊敬推崇,然而要達到此目標,絕非一蹴可幾,更非垂手可得,而是要刻苦自勵、隨時隨地取人之長補己之之短,如此日積月累,才能使德業日益精進,而與賢者並列。所以曾子曰:「君子以文會友,以友輔仁。」其道理就在於此。
孔子曰:「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如探湯。」當我們看到賢善之人,要像趕路深怕趕不及一樣,急起直追,期盼能與之相等齊;反之當我們看到不賢不善者,要如手指試探沸水一般,迅速避開。人的一生短暫如過眼雲煙,都希望活得有意義、有榮耀,光宗耀祖,生命永不留白。
【每日一得】見賢思齊是進德修身齊家的階梯。